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3/24 5.25舉行頒獎典禮 見證學生高水平科技作品 發揮創意塑造智慧城市

特約

發布時間: 2024/05/21 14:50

分享:

分享:

企業技術學院網絡(CTAN)致力透過職業專才教育(VPET)為香港培育出色的技術專業人才。今年CTAN再度聯同教育局、機電工程署、香港島校長聯會、九龍地域校長聯會、新界校長會及家長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合辦「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3/24」,於早前舉行的決賽上,16隊入圍隊伍中有7隊脫穎而出。結果將於5月25日D•PARK愉景新城舉行的「頒獎典禮暨作品展覧」公布,並展出得獎隊伍的優秀作品,歡迎公眾人士到場參與,了解學生們如何利用新興技術實踐無限創意,解決生活及社區的問題,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教育目標為培育人才,書本上的知識固然重要,但在這個急速發展的科技時代,學生須具備其他技能及透過實踐,應對未來的各種需要。VPET讓學生將課堂理論與實踐結合,聚焦於職業導向的範疇,讓學生掌握職場所需技能和知識,為生涯規劃作好準備。由7大學院組成的CTAN,包括中電學院、香港國際航空學院、香港建造學院、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工程學科、生產力學院、港鐵學院和中華煤氣培訓學院,CTAN為VPET提供實踐平台和資源,與各領域企業建立合作。

作品水準高 7隊伍脫穎而出

今年CTAN再次舉辦「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3/24」,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為主題,邀請全港中一至中五學生以小組形式參加,鼓勵學生發揮創新及解難能力,透過新興技術去實踐無限想像,反應踴躍,多間學校組隊參加。參加者透過工作坊、行業參觀,開拓視野,加深對VPET的認識。早前的決賽中,入圍的16隊伍,以實體模型逐一向評審團介紹作品,同學們準備充足,面對評審團提問,對答如流。企業技術學院網絡主席暨中電學院校長張建中工程師表示希望透過比賽,培育年青人的創意、提升解決難題能力、加深對VPET的認識,在過程中讓同學與不同專業團隊交流,拓闊職業發展的視野。入圍16組作品涵蓋環保、垃圾分類、推廣旅遊業、安全措施、失明人士友善措施等不同範疇。

企業技術學院網絡主席暨中電學院校長張建中工程師,希望學生觀察日常生活,思考如何運用新科技提出嶄新的解決方案。

智能垃圾回收站 提高環保意識

港人每日棄置固體垃圾過萬公噸,為提高市民對垃圾回收的意識,及改善回收垃圾站的作用,明愛聖若瑟中學隊伍設計了智能回收箱,以AI技術協助回收箱垃圾分類、監測及顯示垃圾承載量,市民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查看屋企附近可用的回收箱,完成回收垃圾後,系統會根據不同價值的回收垃圾折現,透過經濟誘因去提高市民回收垃圾分類。

明愛聖若瑟中學研發了智能回收站協助垃圾分類,並設計了應用程式,方便市民隨時監測回收站的承載量,並提供路綫圖。

全球正面臨水資源缺乏,而全球取水量卻不斷增加,用於灌溉的取水量一直高企,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A組)的「二十一世紀太陽能適性化灑水系統」,利用5G監測系統配合太陽能發電,自動監測土壤濕潤度來決定是否需要額外灌溉,將現存「被動」角色的太陽能板,改良成「主導」角色,達至「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有效減少浪費水資源,並更有效種植農作物。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A組)的「二十一世紀太陽能適性化灑水系統」,採用太陽能發電及自動啟動灑水系統,節約能源。

環保議題是全球的焦點,香港冷氣、燈光系統佔了全港總電力40%,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節約能源?聖保祿學校(中學部)留意到不少商店關門後燈光仍然亮着,同時發現乘客乘坐交通工具時,一時感到太冷,一時又感到太熱,就以上痛點,隊伍設計了自動調節冷氣及燈光系統,利用物聯網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根據人流及環境因素,自動調節冷氣及燈光強弱,符合人及環境需要同時能節約能。

聖保祿學校(中學部)的「L'Adapt」,根據公共交通內人數的實時變化,自動調節冷氣及燈光系統,省減能源浪費,為環保出一分力。

鼓勵學生注重健康 運動遊戲化

有良好的體魄與運動息息相關,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學生每天至少運動1小時的中至強度運動,每周不少於7小時,但根據調查所得,香港學生低於上述標準,花在上網或遊戲機的時間卻過多。因此,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B組)設計了「聯機Sport Battle」手機應用程式,將運動遊戲化,手機鏡頭能偵測用家身體支點,以確保動作正確,更有聯機功能,以比賽形式增加趣味及體驗。

為鼓勵年輕人注重健康,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B組)的「聯機Sport Battle」,將遊戲、網絡和運動結合,吸引年青人多做運動。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B組)就學生進出校園拍卡程序,在學校引起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為了改善同學於繁忙時間回校的擁擠問題,隊伍將圖書館的防盜閘技術,轉移去全新拍卡系統「簡易通」,令同學出入校園無須拿出學生證,只需0.1秒便被系統掃描到學生證,有效控制人流。

為改善學生每日回校排隊「拍卡」的人潮問題,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B組)的「簡易通」,同學更希望此技術能發展至港鐵、醫院等場所使用。

AI文化導賞員 推廣香港深度旅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主要動力之一,近年訪港旅客的旅遊模式轉變,開始追求文化體驗的深度遊,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A組)的「AI文化導賞員」,利用AR打造虛擬場景,將昔日香港情景保留於AR世界之中,提供文字、圖像及聲音導賞,讓旅客細味舊日香港情懷,另外設計了AR明信片,讓遊客能深入了解香港文化。

訪港旅客不再只着重購物,改為傾向到富有歷史文化的景點,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A組)的AI文化導賞員,以新穎又有趣方式推廣香港旅遊業。

人工智能成大趨勢,如何用來改善及解決生活問題?協恩中學(B組)研發了AI急救箱「First "AI"D Box」,運用人工智能等科技,透過手機程式,辨別不同類型傷口,提供治療建議,並在急救箱以亮燈顯示所需急救用品位置。同學指希望透過作品,提高大眾對急救的常識,受傷時能及早以正確程序進行急救。

為提高大眾的正確急救常識,令輕傷患者能獲得恰當治療,協恩中學的作品First "AI"D Box。

比賽競爭激烈,得獎結果將於本周六(25日)頒獎典禮上公布,屆時將頒發冠、亞、季軍、最具創意大獎及優異獎。當日現場會展出各隊的優秀作品,讓大眾見證各獎項的誕生,一起了解學生們如何利用科技去改善生活及社會問題,共同塑造一個美好社區和智慧城市。

「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3/24頒獎典禮暨作品展覧」詳情
日期:5月25日(星期六)
地點:D•PARK愉景新城L1中庭
獎項:冠、亞、季軍、最具創意大獎及優異大獎

有關「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3/24」請瀏覽:
http://bit.ly/3TRwQmx

(特約)